图片
前言:白起这个人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是属于自带主角光环的。因为大多数平民百姓在看待历史故事时,都是习惯性地浅尝辄止。舞美、道具、动作、煽情等浮于情节表面上的东西才能第一时间抓人眼球。白起为啥招人稀罕呢?因为他是一个战神、杀神!他一生杀敌无数、战功赫赫,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履历特别能满足吃瓜群众的自嗨心理,他符合大众对英雄的绝大多数幻想嘛!
但是,问题来了,被奉为战神的白起恰恰最终结局不是很好。作为打工族的天花板,最后却被自己的老板活活逼死,这就让很多人意难平了。万恶的资本家们,你们习惯性地卸磨杀驴,太让人气愤了。
然而,情绪上的愤怒往往是解释不了什么深奥的历史问题的。比如那些说秦昭襄王卸磨杀驴的朋友,大家可知道,白起被逼自杀之时,六国未灭,秦国正是用人之际,磨还没拉完,何来必须杀驴之说?
其实白起之死背后的逻辑原因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阶段性发展之难以回避的结果,总体来说,就是职场的一些潜规则,或者说是人性之中那些难以扭转的惯性,所决定的!
白起是怎么死的?图片
白起其实是秦国的贵族出身,只不过他们这一支在时代的变迁中,离秦国王室的黄金家族渐行渐远,最后慢慢改成了白姓。这一点,后世被“推恩令”推得一无所有的刘皇叔比他好点,好歹还保留刘姓这块金字招牌。
白起从小就是一个军事方面上天选定的天赋型选手。他打小就对那些文绉绉的事情不感兴趣,而对雄性激素爆棚的打打杀杀情有独钟。关键是,人家是干这一行的料,但凡跟行军打仗有关的事情,这小子居然能做到无师自通。属于自学就能考上名牌大学、当上行业专家的怪物!
善于自学的白起其实还特别有成熟的体系思维,他自学军事并不像其他人一样局限于搏杀之术以及排兵布阵这些直观的东西,而是能发散性去研究天文地理、后勤供给等相关领域。大家要记住,这一点对任何学习者来说都很关键,学习就要尽量摆脱点思维,尽快进入线思维,甚至面思维。
图片
因缘际会,秦国当时已经完成了商鞅变法,它已经变成了“耕战二元随机转换”的战争机器。这种体制下,农民和士兵是比较容易得到发展机会的。所以,白起成年之后就顺势加入了秦国的军队,当然他想躲估计也是躲不掉的。
秦国的军队当时实行的是军功制,也就是说,任何战士的晋升必须要拿敌人的首级来换,没啥其他捷径可走,绝对不会因为你理论水平较高就可以破格提拔。所以,白起前期的职业生涯其实也并没有多么出彩。
图片
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我们很多初入职场的人一定都觉得自己就是金鳞,这可以有,但老易要提醒大家的是,即便你金鳞,你也得遇到自己的风云才能幻化成龙。金鳞是你成龙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所以感觉自己满腹才华,也千万不要得瑟、着急,耐心去等待和寻找自己的风云才是王道。啥是你的风云呢?其实就是所谓的时机和贵人。
白起这只金鳞的命运风云是啥呢?是秦国的权臣魏冉。魏冉这个人值得跟大家隆重介绍一下,他是魏国人,但却足以在秦国一统的功臣序列排进前五甚至前三,跟商鞅、范雎基本上是一个级别的大咖。魏冉是助力秦昭襄王登上王位的最大功臣、也是秦昭襄王的亲舅舅(宣太后的亲弟弟),时任秦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是他慧眼识人,于万千人群中发现了白起的不同凡响,不断地给机会让白起于战场上一鸣惊人。
图片
白起的成名战是歼灭韩魏联军24万的伊阙之战,这一战让白起天下闻名,因为白起以少胜多例外,还能利用运动战去全歼更大体量的敌人,实属骇人听闻的打法。
伊阙之战后,白起基本上就开启了暴走模式,反正是逮谁灭谁。其中比较著名的战例有决水灭敌的鄢郢之战、有拼消耗灭敌的长平之战。凭借逮谁灭谁的战绩,按照秦国军功制的激励机制,白起的官职也迅速被提拔到了武将的最高官职“大良造”(秦国的军功制最开始是17级而不是后来的20级,大良造属于第16级,大良造这个岗位也就商鞅、公孙衍和白起三人担任过),配套的还有一个相当高级但不太吉祥的爵位“武安君”。
但白起看似突飞猛进的职场生涯,却不可避免地在他人生最后的巅峰——长平之战后,迎来了新的危机,直至最后迅速地坠落。原因咱们后面再说。
图片
公元前257年,也就是长平之战后的第三年,就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冬天,当时已经被贬为普通士兵的白起在杜邮(今陕西省咸阳市任家咀村)被强行命他出征的秦昭襄王派人追上了。秦使当时也属于人狠话不多,没啥啰嗦话可讲,直接抛给了白起一把冰冷的宝剑。啥意思?秦王不想你活了,你自己看着办!
白起显然一下子接受不了这么残酷的现实,心里早已歇斯底里却又故作平静地问秦使,请给我一个秦王要杀我的理由!
秦使用沉默回应了白起,秦王要杀你还需要理由吗?你何苦为难我这个中间跑腿的人呢?
在沉默代表一切之后,心灰意冷的白起终于举剑自裁了!
图片
白起确实是这样突兀地离开了人世间,但他给这个人世间留下的争议和讨论却历经千年而不休。因为几乎所有后世者都会不禁地去揣测各种如果:如果白起的贵人魏冉尚在人世,他会不会被逼死?如果白起在长平之战后能够对秦昭襄王逆来顺受,他们会不会君臣反目?如果白起跟后来的权臣范雎搞好关系,他会不会引火烧身?如果秦国在长平之战后刻意在军事上去白起化顺风顺水,他会不会沦为牺牲品?
然而,遗憾的是,历史是没有如果的。走投无路的白起最后也只能是自我救赎、自我安慰地说,自己一生杀戮太重,死于非命是自己的报应和宿命,从而给历史留下无尽的遗憾和感慨。
白起为什么会被逼死?图片
白起最终被逼自刎,其实有两个诱发点,一个是他自始自终都是秦国权臣魏冉的人,一个是他在长平之战后一系列带有一定个人情绪的行为。
咱们分开来说,先说魏冉方面的影响。
魏冉是宣太后的异父同母的亲兄弟,也是秦昭襄王的亲舅舅,当初宣太后为了帮助儿子秦昭襄王打赢夺位之战,是从多方面下了血本的。比如用自己的身体和美貌去争取和稳住外围的义渠王,比如利用亲情关系去争取兄弟魏冉的支持。总之一句话,秦昭襄王继位的过程中,魏冉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功臣(宣太后不算臣)。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渊源,在秦昭襄王继位后,魏冉手里的权力一直都是鞋子拉屎——独一份的。但是久而久之,秦昭襄王心里自然就比较膈应了,他连他亲妈宣太后都能落井下石,怎么会放过你这个舅舅呢?权力道路上,谁都不能成为他的拦路虎。
图片
前266年,魏冉经历了几起几落之后,被差不多榨干了剩余价值,就被免相职并被逐出关外后,回到封地陶邑(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后不久因忧愤而去世。踩着他的尸体上位的新一任权臣不是别人,正是后世同样大名鼎鼎的范雎同志,且跟他一样来自魏国。
权力游戏中的打虎行动,一般是没办法点到为止的。老虎倒下了,老虎原来的旧部依然得打起精神、善于来事地应付随时会被贴上身的旧标签。白起其实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当不好,他感念魏冉的提拔之恩,对秦国的新贵范雎其实一直不太友好和热情。
当然,如果你白起是一个普通的秦人或者秦国的小干部,你的态度其实也没那么重要,秦昭襄王和范雎都不会太计较,在自身地位和利益足够安全的前提下,谁不想做个大度点的人来博取名声呢?关键是你白起不是个一般人,你是秦国的战神,是六国的噩梦,你是秦国的军神,是秦军的旗帜。你的态度和行为在无形之中能影响无数的秦军将士,这也就由不得秦昭襄王和范雎不把你当回事了。
图片
事实上,在长平之战后,范雎这个小人就没少给白起背后挖坑、泼脏水、使绊子。这样咱们也就自然回到了白起之死的第二个影响因素——长平之战以后上面来了。
长平之战,其实是秦国和赵国之间同时赌上国运的旷世大战,秦国虽然最终依靠综合实力和必胜决心打赢了,但是自身消耗也是非常巨大的。这就导致了秦国在长平之战后产生了巨大的内部意见分歧,一个是经营管理方面的意见,秦昭襄王和范雎等经营团队的意见是见好就收,让秦国也缓缓气;一个是专业技术方面的意见,百战沙场的白起认为斩草应除根,不趁热打铁地消灭赵国会后患无穷。
图片
其实站在不同的立场,这两种意见都是没有绝对的对错的,但关键是要看谁在背后去运作和引导什么意见。
历史上有一种说法是苏秦的哥哥苏代挺身而出帮赵国渡过了生死难关,他对范雎进行挑唆,说秦国不能让白起继续进攻赵国了,否则灭赵之后,白起的功劳簿上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到时候无论官职、地位、威望都会全面超越范雎,再结合白起的恩人是范雎挤兑走的,范雎到时候的安全保障都成问题了。范雎听罢开始全力阻止白起继续攻打赵国。其实这种说法多少有点不靠谱,因为按照这种逻辑,白起之前的功劳和威望已经足够他当上秦王以下的任何岗位了,白起要凭实力干掉范雎也无需再铺垫啥。再说丞相是文官序列,与武将升迁没有啥必然关系。
其实秦昭襄王真正不同意白起继续攻打赵国的原因还是秦国当时国情原因和自身感受原因。秦国在打完长平之战后,自身确实也相当难受,作为金字塔尖的秦昭襄王不想跟已经残血的赵国鱼死网破。再说赵国不是已经认怂了吗?不是精锐尽失了吗?咱恢复点元气再去打他不是样的!另一方面,范雎是他新招收的走狗,范雎的意见他自然更加容易听得进去一些,而白起,他一直不能确定他是更忠于魏冉还是更忠于自己。
图片
白起从长平战场被召回时,心里有没有情绪呢?肯定是有的。毕竟谁被老板否定了自己的议案心里都是有点不痛快的。
要死不死,几个月前还以“长平之战秦军损失惨重而无力再战”为由推脱战事的秦昭襄王,就在几个月后却又主动发起了攻打赵国。原因自然是赵国战后拒绝兑现“割地赔款”的利益承诺。
这就让钢铁直男白起心里特别不痛快了。当初我说要痛打落水狗,你们说这不行、那不行,现在人家重整旗鼓、以逸待劳几个月了,你们又突然要去主动进攻邯郸,你们这些上位是把打仗当成了闹着玩了?所以,白起很不给面子对秦昭襄王和秦国朝廷提出反对意见,说赵国哀兵必胜。
图片
被赵国驳了面子在先、被白起驳了面子的秦昭襄王恼羞成怒,便开始走极端了,他开始偏激地认为白起这是凭资历、能力在要挟他,他急欲证明秦国没有了白屠夫照样不吃带毛猪。
可现实往往会好留情地打脸一些人的,没有白起带队的秦军还真就拿不下赵国国都邯郸城。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人家赵国没有退路了,上上下下都跟你秦军拼命,韧劲自然要足一些;另一方面是人家赵军是主场作战,还是守城战,防御系数本身就高很多;还有,其他诸侯国也不愿意赵国彻底覆灭,各种声援、救助,赵国的气势也因此大涨。
图片
但接二连三被打脸的秦昭襄王不会这么想,他觉得这一切都是白起不愿意领兵作战造成的,所以想要挽回颜面的他再次三令五申地请白起出战。
白起也是一个天生的犟种,不管他是真病也好、假病也罢,反正秦昭襄王前后请了他两次,范雎也请了他几次,他就是谁的面子都不给。我病了,我需要休息,打仗这事我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给面子也就算了,白起其实最不应该的是往秦昭襄王和范雎的伤口上撒盐,他背后幸灾乐祸地说“ 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 ”,搞得事实上和舆论上你都觉得秦国离开你白起就转不开一样。
图片
在白起闹情绪这两年中,外面的形势对白起和秦国非常不友好,围攻邯郸两年多的秦军屡屡失利、损失惨重。要知道,在秦国那种六亲不认的体制下,任何失败都是要被追责的。那么,秦军失利的罪责应该由谁来承担呢?不管是谁来承担!这些人背地里都会把你白起给恨上。因为人在关系到自身利益的问题上思维往往是不可理喻的!要不是你白起死活不肯出战,我们怎么会摊上这事呢?
最后,尽管白起已经开始转变思想了,答应领兵出战了,但为时已晚。恼羞成怒的秦昭襄王把他从秦国军神一撸到底,直接贬成了一个大头兵。请你为我的错误、你的狂妄同买单,你去祖国西部边疆甘肃一带去戍边去吧!
图片
可就像白起当初要对赵国斩草除根一样,秦国朝中也有范雎这样要对他斩草除根。因为你白起即便被贬成了大头兵,但是你白起在军方的影响力因为你的战绩摆在那里,一下子没法彻底消除,谁知道你什么时候又春风吹又生了呢?所以,范雎对秦昭襄王说“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余言”,言下之意,白起的负面情绪根深蒂固,必须要彻底弄死他,才能免除后患。
早已魔怔了的秦昭襄王正是情绪上头的时候,立马就遣使追上白起,赐死了白起。一代战神,就此陨落!
白起之死的深层逻辑分析图片
白起的死亡逻辑其实要放到当时那个久远而又略显空洞的历史背景下去分析,多少会缺乏一点共情基础的。所以咱们不妨将之平移到当今的职场环境中来。
首先有人说白起是死于秦国那变态的绩效考核制度,这种说法其实没啥说服力的。因为不管秦国的军功制如何严苛,白起毕竟不是秦军失利的直接当事人,也就是说,不管怎么算白起都不是第一责任人,要考核或者迁怒他,他也只能负连带责任,那么要杀白起之前,必须是要把第一责任人先杀了才能服众。这种考核秩序也是职场的潜规则之一!
图片
那么,白起的真正死因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原因,那就是职场路线的问题。
职场之中,老板和领导用人其实是分层次、分阶段和分段位的。一般地,艰苦阶段、中小老板一般比较看重下属能干什么,而企业到了一定规模,老板到了一定级别,对于自己的核心骨干,他们往往更在乎你是谁的人。
咱举一个例子,为啥在很多民营企业或者家族企业,那些专业对口、经验丰富、业绩璀璨的有专业背景、有业绩背书、有学历支撑的专业人才往往混不过老板的一个泥腿子老乡、发小或亲戚?没啥别原因,老板他内心之中是否真的放心的问题。你一个专业的职业经理人确实能让我的公司收益倍增,但是你如果吃里扒外怎么办呢?我一生的心血都帮别人做了嫁衣裳我岂不是成了最大冤大头了?我用我自己的人,虽然收益没那么大,但风险也没有那么大!咱现在好歹也算事业有成了,咱不进行赌博式经营,稳定压倒一切便是极好的了。
图片
这其实是两种职场思维的考量,一种是资本大佬注重风险防控,一种职场小兵豪赌既视收益。
秦昭襄王为什么要听范雎的挑唆赐死白起?他又为什么愿意听范雎的话而不愿意相信白起?其实归根到底不还是白起选择的原始职场路线不是在他那,而是在跟他有复杂恩怨纠葛的魏冉那里。这就导致秦昭襄王没法心无芥蒂去信任白起。这种职场之中的不信任感,是非常要人命的,因为这不管怎么去人为克制,它迟早会在巨大利益面前决堤的。就好比你老婆对你没有什么安全感,她出轨其实只需要一个借口就可以了。
图片
另外,在职场之中,只要不是走同一路线的同事,在本质上永远是竞争或者敌对关系。别轻易相信同事之间的同心同力、共进共退等“山盟海誓”。真的!假设你们一个科室的同事,突然之间要从你们之间提拔一个科长,你看看你同事还能对你掏心掏肺吗?假设你们共同完成了一个项目,但是公司要求奖金只能落实到某一个人头上时,你看看你的同事还能否与你毫不计较?这些都是人性使然,不以少数人的主观情怀与道德而改变。
总之请大家一定要记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利益捆绑是要比情感捆绑牢固得多的。
范雎是什么人?其实是典型的为了最大化自身利益而不择手段的职场小人。这种人,你白起要么就虚与委蛇地稳住他,要么就以黑制黑地逮住机会把他往死里踩。总之不能像你白起这样明显表达不满却没有任何实际性动作,这样只能让范雎因为恐惧或者嚣张变得更加得寸进尺。请大家记住,职场之中,小人的嚣张往往都是惯出来、忍出来的。
图片
再说一点,咱经常说“打工人要有打工人的觉悟”,这其实并不完全是一句玩笑话。其实在职场中,大多数人打工人的晋升天花板是早已确定好的。在家族式企业中,一个外来打工人不管你多么有能力,多么有想法,能短暂地当一阵子职业经理人就是你的职场天花板了,别想着自己真的能拿到什么永久性股份(股份制公司例外哈)。
白起当时的职场地位是啥?大良造、武安君。这已经是商鞅变法时设计出来的最高军衔和外放爵位了,再进一步就是封侯,也就是大秦帝国的永久股份。可是,商鞅变法的时候就早已把这条路给堵死了——异姓不得封侯,跟后面概念扩大化的异姓不得封王是一个意思。这时候,秦昭襄王作为老板既想让广大员工相信他公司的激励机制,又不想让你真的再进一步,他会怎么办?想都不要想嘛,自然是想方设法地限制你的职业发挥空间,不到非你不可的情况,大概率会让你坐冷板凳。
图片
上述基本上把白起被老板秦昭襄王从公司永久性除名的逻辑讲清楚了,但还是要反过来说几点白起自身的原因。
第一、白起在职场之中的角色定位其实是不够清楚的。你在职场之中,贵人、恩人可以有好多个,但是老板却永远只能有一个。你感念老领导魏冉的恩情这说明你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但你可以背后去关照魏冉的家人和亲戚,却不能因此跟秦昭襄王、范雎不对付。
第二、白起混职场在节奏把握上是没有弄明白的。你就好比一个杯子,职场回报就好比倒入杯中的水,你这个杯子能装的水就只有那么多,所以到了一定的位置,你得停止获利、立功,因为再往你杯中倒水就会溢出来,你得学会把这些水让给别人。最不济,你也得学会先把杯中水喝掉一部分再往里面倒。总之,你不能一直地暴走,让你身边的人对不停地羡慕嫉妒恨。
图片
第三、白起在处理人际关系矛盾上非常不冷静。不管有啥矛盾,上下级也好、平级同事也罢,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把矛盾公开化,这样会导致彼此都没有回转余地。你白起平时若对秦昭襄王、范雎稍微柔软一点,想必也不会死得那么快。另外,即便闹翻了,也要适度去照顾对方的脸面,永远不要对别人幸灾乐祸。一个人被另一个人打了,大家觉得他一定是最恨那个打他的人吗?其实并不记得,他最恨的往往是他挨打时那个在旁边鼓掌说打得好的人。
白起之死,其实归根到底是一种政治斗争的结果,是秦昭襄王想要独掌权柄的副作用下的牺牲品,是范睢私欲膨胀的垫脚石。但在职场也有另一种解读,尽管老板和领导想迫切地开除你,但如果你能始终做到不让人抓到任何把柄,其实也能争取到更好的处理结果。所以在职场之中,学会自保也是一种智慧,这一点,白起差他同时代的名将王翦远矣!
感言图片
名将之死、功臣之死,其实是一个一直持续的历史话题。白起之后,还有赵国的李牧、还有汉初的韩信、还有绝食而死的周亚夫、还有北伐的祖逖、还有抗金的岳飞……这些数不胜数的案例,其实大多都是新瓶装老酒,在背后逻辑上大同小异。
我们很多朋友都喜欢说以史为鉴,但西方某哲学家也说过,我们在历史中汲取的唯一教训就是我们从未在历史中汲取任何教训。为何这两种声音都会人认为有道理?因为很少有人从逻辑上、从人性根子上去举一反三地思考这些问题,而且通常情况下,不是心志特别坚韧的人,是克服不了人性的反噬的。
白起之死,与政治、制度、性格都有关,但归根到底是因为秦国的形势变了,他周围的人变了,他所处的环境变了,而他却一直没有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2024-10-14隋唐史丨盛唐的衰败是因为重用胡将安禄山?深层逻辑并非如此
- 2024-10-14早在两千多年,职场就形成了一个怪圈,像白起这样的人就必须得死
- 2024-09-09刘璇:我这辈子最正确的选择,就是在41岁高龄为大丈夫生女儿
- 2024-09-09一名华裔日乒球员被逮捕,涉嫌猥亵!张本智和“拜鬼”,拒绝道歉
- 2024-09-0230天返老还童偏方